无源光网络还是比较常用的,于是我研究了一下ATM无源光网络与无源光网络的综合对比,在这里拿出来和大家分享一下,希望对大家有用。无源光网络(PON)是一种很有吸引力的纯介质网络,其主要特点是避免了有源设备的电磁干扰和雷电影响,减少了线路和外部设备的故障率,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同时节省了维护成本,并能比较经济地支持模拟广播电视业务,即具备三重功能(triple-play)。
据美国贝尔运营公司报道,采用PON技术每年每线可节约50美元的维护费用,是电信维护部门长期期待的技术;其次,PON的业务透明性较好,原则上可适用于任何制式和速率的信号;最后,由于其光发送机和光纤由用户共享,因而线路成本较其他点到点通信方式低。特别是随着光纤向用户日益推进,其综合优势越来越明显。PON的灵活组网能力和经济适用能力使其最适合于分散的小企业和居民用户,特别是那些用户区域较分散,而每一区域用户又相对集中的小面积密集用户地区。
PON的主要缺点是一次性投入成本较高,因为局端光线路终端(OLT)很贵,光纤和分路器等无源基础设施又必须一次到位,这样当用户数较少或用户分布超过某一限定距离时,单用户成本就很高。另外,其树形分支拓扑结构使用户不具备保护功能或保护功能成本较高,影响了其大规模发展。早期的窄带PON是基于TDM的,性能价格比低,已经自然消亡。ATM化的无源光网络/宽带无源光网络(APON/BPON)可以利用ATM的集中和统计复用功能,再结合无源分路器对光纤和光线路终端的共享作用,使性能价格比有很大改进,目前在美国和日本等国已经开始商用,在日本已经敷设了约50万线。
然而,目前实际APON/BPON的业务适配提供却很复杂,业务提供能力有限,数据传送速率和效率不高,成本较高,其市场前景由于ATM的衰落而变得很不确定。从长远的业务发展趋势看,APON的可用带宽仍然不够。以FTTC为例,尽管典型主干下行速率可达622 Mbit/s,但分路后实际可分到每个用户的带宽将大大减小。按32路计算,每一个分支的可用带宽仅剩19.5 Mbit/s,再按10个用户共享计算,则每个用户仅能分到约2 Mbit/s。显然,这样的性能价格比无法满足网络和业务的长远发展需要。
以太网无源光网络/千兆以太网无源光网络
近几年随着IP的崛起和发展,有人提出了以太网无源光网络(EPON)的概念,即在与APON和BPON类似的结构和G.983的基础上,设法保留其精华部分——物理层PON,而以以太网代替ATM作为链路层协议,构成一个可以提供更大带宽、更低成本和更宽业务能力的新的结合体——EPON。这一思想在以太网界得到了积极响应,在IEEE 802.3的旗帜下已经形成了初步标准千兆以太网无源光网络(GEPON)。在实际中,EPON和GEPON的基本差别就是标准化,前者往往指非标设备,后者指符合IEEE 802.3ah规范的设备。另外,GEPON的传输距离和分路比均比EPON有所减小。从EPON/GEPON的结构看,其关键优点是极大地简化了传统的多层重叠网络结构,主要特点有:
◆消除了ATM和SDH层,从而降低了初始成本和运行成本;
◆下行业务速率高达1G bit/s,允许支持更多用户,每用户带宽可以更高,并能提供视频业务能力和较好的QoS;
◆硬件简单,无须室外电子设备,使安装部署工作得以简化;
◆改进了电路的灵活指配以及业务的提供和重配置能力。
IEEE 802.3ah规范的GEPON技术的规范性好,上下行波长分别是1 310 nm和1 490 nm,上下行速率为1.25Gbit/s,传输距离是10/20km,分路比是16,主要业务是数据和语音,增加一个1 550 nm电视广播波长后,可提供语音、数据和电视三合一的所谓"triple-play"宽带业务捆绑服务,而这将是未来家庭业务的"杀手锏应用"。
EPON/GEPON的主要缺点是效率低和难以支持以太网以外的业务。前者是由于采用8B/10B的线路编码,有20%的带宽损失,而APON和GPON都采用不归零(NRZ)扰码为线路码,因此没有带宽损失。再加上承载层、传输汇聚层、业务适配效率等原因,使得EPON总的传输效率很低,大约仅为千兆无源光网络(GPON)的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