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很多人对配置静态路由还不是特别的了解,于是我研究了一下如何解决配置静态路由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在这里拿出来和大家分享一下,希望对大家有用。当路由选择表进程检查一条使用中间地址(路由选择表中作为下一跳引用的IP地址)的可解析的静态路由时,这个检查总是在有类别方式下完成的,无论是否使用ip classless命令如果在路由选择表中有类别方式下的中间地址不能解析,则删除该静态路由。
如果使用无类别方式并有一条默认路由存在,那么具有高管理距离的备份表态路由将永远不会在主静态路由失效时装入到路由选择表中。这是因为任何配置静态路由,即便是指向不存在的中间地址的配置静态路由,都会使用默认路由进行解析。CISCO路由选择表进程每60S调用一个检查路由选择表的配置静态路由功能来根据动态变化的路由选择表安装或删除静态路由。
静态路由和中间地址
静态路由可以使用中间网络地址或出接口来创建。大多数情况下,使用出接口在路由选择表进程中解析静态路由更加有效。只要中间IP地址可以在路由选择表中解析,它不必是真实的下一跳路由器的接口。静态网络路由(如中间地址)必须最终被解析为路由选择表中一条具有出接口的路由。每当路由选择表进程需要为x.x.x.0/24网络使用静态路由表项时,它还需要解析中间地址y.y.y.y,称为递归查找。一次额外的路由查找或许对路由选择进程的性能没有多少影响。但是,采取多次递归查找来获得解析的配置静态路由可能会影响性能。
静态路由优化
为避免递归查找: 串行网络:使用出接口,以太网络:同时使用中间地址和出接口。
反复的静态路由安装和删除
尽可能地使用出接口而不是中间地址来配置静态路由。
使用丢弃路由
有时网络中有环路的产生。通过周期性的查看路由器接口上的计数器可以看到路由选择环路的结果。路由环路的问题在网络中产生了一个黑洞。一旦IP头中的生存期(TTL)减到0就丢弃分组。
解决1:有类别模式的路由选择(no ip classless)——在用户网络路由器上使用no ip classless.路由器在至少一个已知子网存在时不会使用任何超网或默认路由。但不是首选。因为它改变了所有分组的路由选择表查找行为。
解决2:使用一条丢弃路由——当路由选择表中没有特定的匹配,而且使用一条超网或默认路由来转发那些分组并不合适时,一条丢弃路由把分组送给了null0,即比特桶。后一个命令行配置仅在主路由失效时使用的另一条丢弃路由。通过将配置静态路由的默认管理距离改为比所使用的动态路由协议的管理距离更高的一个值来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