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网络技术列表/内容

做好隐蔽工程的预留预埋

网络技术2022-06-08阅读
网络技术是从1990年代中期发展起来的新技术,它把互联网上分散的资源融为有机整体,实现资源的全面共享和有机协作,使人们能够透明地使用资源的整体能力并按需获取信息。资源包括高性能计算机、存储资源、数据资源、信息资源、知识资源、专家资源、大型数据库、网络、传感器等。 当前的互联网只限于信息共享,网络则被认为是互联网发展的第三阶段。

随着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电子产品的升级换代周期在不断加快,以电脑为例,许多单位把电脑的折旧周期定为三年,这就意味着三年后这台电脑虽然仍能使用,但是在性能上已经落后,不能满足业务发展的需要而必须更新。回顾国内综合布线近二十年的发展史,以太网的速率从最初的1Mbps到10Mbps、100Mbps直到今天的1Gbps,传输速率平均每5年增长10倍。

相应的综合布线水平电缆也从普通的电话线发展到三类线、五类线、超五类线到今天的六类线,几乎也是平均每5年上一个台阶(四类线由于只能支持20Mbps的传输速率,还没来得及普及就被五类线所取代)。10Gbps 的传输速率和7类线的应用目前刚刚起步,可以预见几年后将会取代六类线成为综合布线产品的主流。而一栋建筑的使用年限至少50至70年,如何解决综合布线产品的升级换代与综合布线工程的矛盾成为设计者必须认真考虑的问题。

过去,综合布线的设计目标是“保证系统10至15年内不落后”,现在。如果有人还是提出这样的口号,人们一定会认为这是吹牛。而布线厂家把质保的年限也不断提高,从10年发展到15年、20年、25年。25年的质量保证体现了厂家对产品质量的自信。但是,不用等那么久布线系统就要重新设计了。在布线系统的改造过程中遇到的最大问题就是水平子系统的管路问题。因为,主干子系统在弱点竖井内,改造工程对建筑物的主体结构影响不大。水平子系统的管路通常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 信息点的密度不够

◆ 信息点的位置不合理

◆ 管路太细或局部狭窄

◆ 水平线槽的尺寸不够

◆ 死吊顶无法施工

在上述问题中,走廊中的线槽和吊顶可以配合装修“推倒重来”,但是墙体中的管路却因涉及到建筑物的主体结构而不能推倒重来。既然综合布线的更新换代是必然的结果,那么,为二次布线创造条件就是大厦建设初期综合布线设计者必须考虑的问题。为了能够适应未来网络结构变化和网络升级换代的需要,做好水平子系统的管路施工就显得十分必要。当功能需求与投资规模出现缺口时,做好隐蔽工程的预留预埋也不失为明智的选择。在设计中应重点解决以下问题:

信息点的分布

综合布线的灵活性是以冗余为代价的,要充分体现综合布线的灵活性就应适当增加信息点的密度,并合理分布信息点的位置。在信息点无法一次到位的地方可以采用区域布线方式,增加CP布线箱,尽量减少二次布线踢凿的工作量。

保证管路畅通

在实际工程中常常会遇到管路不通畅的问题,有的地方钢丝能穿过去,但是线缆穿不过去,常见的是管路中掉入灰渣或转弯处有凹坑。随着传输速率的提高,对布线施工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牵拉用力过大,很容易造成电缆损伤,影响电缆的传输特性。因此,在管路施工中应严格把关。建议在管径选择上按实际需求提高一个规格,为二次布线创造更有力的条件。

桥架与吊顶

桥架和吊顶的设计应充分考虑二次布线的需要,留有扩展的余地。不能做成活吊顶的地方应留好检查孔。方便二次布线施工。

如何降低大楼布线系统的初期投资

一幢大楼在土建施工期间,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各个系统都有一定的工程预算。我们增加了管路的预留预埋,当资金有缺口时应如何应对?由于我们已做好二次布线的准备,就可以适当压缩建设初期综合布线工程的建设规模,特别是新老技术交替的初期,不仅布线产品的价位较高,网络设备的价位也较高,与之相适应的软件也尚不成熟。当业务的发展需要新技术的有力支撑,而产品的性价比也降到合理的程度时,我们做一次整改,将原有的网络系统提升一个台阶。既缓解了初期投资的压力,又保证了系统的先进性。

由此可见,永远保持网络应用的先进性的根本措施是做好隐蔽工程的预留预埋。同时也真正起到保护用户投资的目的。



网络的神奇作用吸引着越来越多的用户加入其中,正因如此,网络的承受能力也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考验―从硬件上、软件上、所用标准上......,各项技术都需要适时应势,对应发展,这正是网络迅速走向进步的催化剂。

相关阅读